中國開始發展燃氣汽車的標志是1988年在四川南充建立了第一座加氣站。中國已建成加氣站730多座,改造汽車近30萬輛。中國從1995年開始,已作為政府行為來推動,推動力度逐年加大、這使從事多年天然氣和LPG汽車開發和制造的企業受到很大的鼓舞。許多有識之士也都紛紛投入應用和推廣的行列,各大城市都在部署和采取行動,這從各報紙的報道中已可以看到四、以氣代油,現實可行。
在中國天然氣汽車的發展中,政府各部門協同配合,切實保證政策的連續性和一致性。為緩解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和快速發展的汽車工業之間的矛盾,1999年12月7日,科技部、原國家環保總局牽頭,會同國家有關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實施“空氣化工程清潔汽車行動”的若干意見》,決定在占汽車保有量10%,占總行使里程40%-50%的公共汽車和出租車行業中推廣天然氣等清潔汽車,并確定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19個清潔汽車重點推廣應用城市。
中國推廣應用的是可分別燃用壓縮天然氣或汽油壓縮天然氣—汽油兩用燃料汽車,簡稱CNG汽車,今后還將大力推廣應用單燃料天然氣汽車,這相比傳統的油來講更加環保更加節能減排同時更加經濟。中國有近3000輛CNG汽車,已建有加氣站31座。LPG汽車在中國的發展是在進入九十年代之后。由于它比CNG易于儲存和運輸,因此它的發展勢頭更好,已超過CNG汽車的發展。按中國的趨勢看,LPG汽車在短期內就將有巨大的發展,2000年一些大城市的出租車隊以及公交車上占一定的比例,到2010年為止得到大力推廣,預計中國LPG汽車總數達數十萬輛。CNG汽車的普及將會滯后于LPG汽車,但在一些資源優勢明顯的城市和地區將逐漸發展起來。截止到2010年,中國CNG和LPG汽車將占汽車保有量的2%~3%,其中80%為在城市里運行的轎車和乘用車。
從“清潔汽車行動”到“十一五”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國家科技計劃相繼投入近2.5億的專項經費支持以天然氣汽車為代表的代用燃料汽車技術攻關以及示范考核工作,帶動相關科研投入,加快科技資源聚集,實現了天然氣汽車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以自主創新為基礎的科技支撐為中國天然氣汽車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一是組織實施了“單燃料CNG轎車開發”、“重型LNG商用車產品開發”、“重型載貨汽車專用CNG發動機產品開發”、“缸內直噴LNG發動機產品開發”、“達到國4標準的二甲醚發動機產品開發”等一批產學研結合的代用燃料汽車動力總成和整車自主創新項目。設計開發流程日益規范、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天然氣發動機開發由原來的簡單燃料替換向正向開發技術轉換,并掌握了增壓中冷、稀薄燃燒等一批關鍵技術,天然氣發動機技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二是組織實施了“LNG/LCNG汽車加注站專用設備的研究開發及產業化”、“移動式LNG撬裝加氣站研究開發”、“CNG儲氣井檢測技術與系統的研發”、“代用燃料汽車專用裝置關鍵技術開發”等一批產學研結合的代用燃料汽車配套關鍵附件及加注基礎設施自主創新項目,掌握了各類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氣瓶、發動機ECU、噴嘴、高精度減壓器等關鍵零部件和大排量天然氣母站用壓縮機等主要設備的開發與生產制造技術,產品性能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三是組織實施了“燃氣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平臺與整車開發”、“生物柴油組分及汽車匹配技術研發”、“車用生物柴油測試評價技術研究與開發”、“氫氣天然氣發動機開發”、“甲醇靈活燃料汽車開發”等一批能力建設科技項目,形成了一批以汽車整車和發動機骨干企業為核心、研究院所和大學積極配合的研發團隊,形成了較強的產品開發能力,并已經開始承擔國外委托的技術產品開發任務。
上一條:燃氣汽車技術原理
下一條:壓縮天然氣汽車系統組成結構 |
返回列表 |